认知功能|看这项“医工交叉”成果如何落地开花( 三 )
这一辅助诊断系统通过构建运动功能检查、认知功能检查、书写与手功能检查、智能餐具检查及手机日常操作异常检测等子系统 , 弥补了传统神经功能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
“这套运动功能的评价系统 , 可以定量采集用户的各种参数 。 ”田丰告诉采访人员 , “我们在其中用了非常前沿的动作捕捉技术和AI算法 , 帮助大夫做各项运动功能参数的量化评价 , 特别是解决主观评价中各种评价标准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 ”
“与过去相比 , 便利程度明显提高 。 ”朱以诚表示 , 运动评估有很多 , 过去比如步态分析地毯 , 通过压力感受器进行步态感知 , 但只能产出二维数据 , 另外还有一些穿戴类设备 , 用运动传感器捕捉 , 但对病人和操作者来说都不是很方便 。 “我们研制的设备只需要患者在摄像机前完成一套标准测试动作 , 不需要患者穿戴任何传感器 , 更方便、更定量!”
“比如震颤患者 , 就可以用这套定量评估的设备去观察患者的震颤特征 , 判断患者到底更像帕金森病还是老年性的震颤 。 ”朱以诚介绍 , “再比如帕金森病患者 , 在用药一段时间后 , 病情改善了多少 , 人眼评估相对比较主观 , 特别是一天之内的细微变化很难分辨出来;患者开药回家服药 , 两个月后病人复诊说‘好了一点’ , 医生不太可能记得两个月前病人的状态 , 病人说的‘好了一点’也无法量化评估 , 只是主观感受 , 很难作为进一步调药的依据 , 所以 , 治疗监测方面尤其需要此系统的助力 。 ”
该定量评估设备目前已在北京协和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得到应用 , 累计进行临床检查2万余次 。
“对于基层医院 , 还可以借助该系统开展辅助诊断 , 以弥补基层医生专科培训不足、经验不足的问题 。 ”朱以诚说 。
“21世纪是神经科学的时代 , 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进程中 , 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更成为常见疾病 。 ”朱以诚表示 , 利用自然人机交互技术采集患者和医生信息 , 可以进一步服务诊疗过程 , 改变诊疗模式 。 “如应用于跌倒风险评估 , 康复效果评估等 , 未来将超越某一专科 , 在多领域开展应用 。 ”
【认知功能|看这项“医工交叉”成果如何落地开花】当然 , 对于人机交互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 未来仍有诸多问题要解决 。
田丰坦言 , 目前虽然已经研制出了许多关键技术工具 , 但这些技术工具对于神经系统疾病评价参数仍没有形成医学行业标准 , 导致评估体系不健全、评价结果通用性差等问题 , 未来需要扩大该工具的数据采集范围 , 推进相关参数标准的普及 。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功能|Linux 微信官方版 2.1.1 正式发布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方面|摩托罗拉 moto X30 推送 mr1 版更新:优化性能,新增大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