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南都实测应用获权:拒绝十次还弹窗,五分钟内读定位超两千次( 二 )


像“学舍”一样 , 需要多次拒绝权限申请才能正常使用的App还有不少 。 报告指出 , “优健康”“高途课堂”等30款App在用户明确拒绝某权限后 , 仍然频繁弹窗申请 , 其中存储权限被重复申请的次数最多 。
如首次打开“粉象生活” , 用户需连续拒绝11次存储权限弹窗 , 其中有两次是选择了“拒绝且不再询问”后仍再次弹窗 。 “闲鱼”则在五分钟内连续弹窗4次申请获取定位权限 , 最后一次才给出“拒绝且不再询问”的选项 。

功能|南都实测应用获权:拒绝十次还弹窗,五分钟内读定位超两千次
文章图片

粉象生活App截图

功能|南都实测应用获权:拒绝十次还弹窗,五分钟内读定位超两千次
文章图片

闲鱼App截图
报告认为 , App连续多次弹窗申请同一权限的做法是一种“变相强制”——用户通常在几次连续弹窗后 , 便以为若不授权该权限则无法使用App , 于是迫于无奈选择同意 。 也就是说 , 不属于法律要求的“明示同意” 。
2
过半App未告知权限获取目的
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获取权限除了表现在强制获取、频繁弹窗上 , 还表现在申请获取的权限和隐私政策中告知的权限、App的实际功能不能一一对应上 。 公安部今年的通报中 , 近半成都存在“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的问题 。
报告针对日历、相机、联系人、定位、麦克风、电话、存储等敏感权限测评发现 , 150款App中 , 有57款未在隐私政策中告知所申请的敏感权限 , 如“华尔街见闻”“莉景天气”;还有63款App申请的敏感权限无法在App内找到对应功能 , 如“百度新闻”申请了相机、电话、联系人、日历四项权限 , 但App内未能找到相应功能 。
报告还发现 , 存在上述问题的App数量呈现从头部到尾部逐渐递增的趋势 。 这意味着 , 头部App的表现好于中尾部 。 报告认为 , 中尾部App应主动积极合规 , 监管部门也可适当加大对中尾部App的监管力度 。
除了需要获取哪些权限 , 告知获取这些权限的目的同样重要 。
报告发现 , 150款被测App中 , 仅有68款在申请获取权限的弹窗中详细告知了目的 。 告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先弹窗告知目的 , 再弹窗申请 , 以及弹窗申请的同时在屏幕顶部展示申请目的 。 相比之下 , 后者的用户体验可能更好 。
如“58同城”App还在第一个弹窗中增加了拒绝选项——如果用户选择“取消”则意味着直接拒绝授权 , 如果选择“去授权” , 才会出现权限申请弹窗 。 “今日头条”App则在申请“电话”权限时 , 屏幕上方弹出了“设备权限使用说明”的“蒙层” , 用户只需一次点击 , 即可了解权限获取目的并做出是否授权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