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公民个体通过民事维权的方式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孤军奋战 , 或许有苛求的成分.基于此 , 尤其需要更多地激活和触发国家层面的执法监管介入 , 包括检察公益诉讼在内的司法努力 , 亦值得期待 。 作为担负社会职责的政府监管、学术研究以及公共媒体 , 有义务持续不断地对依然不容乐观的数据治理议题紧咬不放、继续深究 。 像啄木鸟那样执着 , 发现并消除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 , 推动互联网生态的不断完善和良性发展 。
推荐阅读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the|美FDA将批准辉瑞为12-15岁儿童提供COVID-19加强针
- 底层|上海: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前瞻研发
- Tencent|微信小程序新规则:调用个人敏感信息将需授权
- 汽车|阿联酋批准国药新疫苗用作加强针;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正式量产 | 思维独角兽
- 目标|12月28日:所有问题,最终的最终都是个人的问题
- 老人|“为你们贴心的服务点赞!”96岁院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 最新消息|东京警方遗失两枚储存有38名民众个人信息的软盘引民众惊讶
- Web|Web 3.0 值得关注一些价值应用,每个人都值得关注
- the|调查:跟苹果相比,用户对亚马逊/Google的个人数据处理的信任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