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产业|“致富果”里饱含“科技味”( 二 )
“龙老师太厉害了 , 用他的方法栽种猕猴桃 , 亩产增收1000斤以上……”提及变化 , 有着“李八亩”之称的果农李兴祥不禁竖起大拇指 。
李兴祥系贵州省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村民 , 家中种植了8亩猕猴桃 。 可别小瞧8亩猕猴桃 , 最多的一年为李兴祥带来30余万元经济收入 , 在当地传为美谈 。 因种植技术规范 , 猕猴桃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 李兴祥被当地人称为“李八亩” 。 其口中所指的“龙老师”叫龙友华 , 是贵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副主任、修文县“三百工程”科技服务专家 , 他致力于以科技之力 , 推动修文猕猴桃提质增效 。
李兴祥所在的平滩村 , 是修文县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 该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 打造“党员带富链” , 呈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势头 。 2020年 , 平滩村猕猴桃产量达1.8万吨 , 产值超1.6亿元 , 被农业农村部授予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荣誉称号 。
平均海拔1250米 , 年平均气温13.8℃ , 修文的气候非常适宜猕猴桃生长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 修文猕猴桃由农民自发种植向政府主导转变 。
2014年 , 在北京闯荡多年的路阳春返乡创业 , 成立贵州圣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 , 发展水果种植 , 其中包含500余亩猕猴桃 。 2017年 , 路阳春引进新西兰营养枝高位牵引技术 , 该技术可均衡分布树体营养、高效利用空间架面 , 从而保证果园通风透光 , 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 同时培育出优质挂果枝 。
在新技术的助力下 , 路阳春的猕猴桃基地亩产达5000斤左右 , 超出传统种植产量近一倍 。 科技的赋能 , 让整个修文县的猕猴桃产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
如今 , 行走在修文 , “数字果园”里随处可见“摄像头” , 这些“摄像头”可不是为了防盗 , 而是物联网前端技术 , 它不仅可以搜集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等数据 , 还能采集果园病虫害情况 , 从而指导果农有针对性实施管理 。 掏出手机扫一扫 , 便可追溯一颗猕猴桃的“前世今生” , 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 。
【草莓产业|“致富果”里饱含“科技味”】猕猴桃“嫁接”大数据后 , 变成了“致富果” 。 2021年 , 修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16.7万亩 , 挂果面积12万亩 , 综合产值可达25亿元 。 现在 , 这漫山遍野的毛果子 , 已经成了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果” 。 钟正超 洪永芳 采访人员 何星辉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