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严管之下,还有谁在“挖矿”?( 二 )
今年5月21日 ,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 , 强调坚决防控金融风险 , “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 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 。 这被外界视为国家层面首次对比特币“挖矿”与交易明确提出打击要求 。 由此 , 一些“挖矿”项目被火速拉闸断电 , 直到11部门联合发文 , 动辄日耗电上百万度的大型“矿场”退出殆尽 。
今年10月 , 剑桥替代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 在2021年5月至7月间 , 中国在全球比特币“挖矿”活动中所需的计算能力所占份额从44%降至0 , 美国、俄罗斯、柬埔寨成为矿业新中心 。 而2019年 , 中国在全球算力中所占份额为四分之三 。
“这个统计数据说明 , 目前中国比特币‘挖矿’算力已经在宏观上‘功能性为零’了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刘晓蕾教授说 , 但不排除还有通过海外代理继续“挖矿”的 , 或是还有散落在各地 , 在统计意义上规模较小的矿场 。
从各地情况看 , 虽然机构等规模化“挖矿”在国内被全面禁止 , 但不乏一些个人“挖矿”行为在各地依然存在 。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今年10月在其官网上发文称 , 监测发现该省参与“挖矿”的互联网IP地址总数4502个 , 消耗算力资源超10PH/s , 耗能26万度/天 。 “挖矿”活动主要集中在以太坊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
循着这一线索 , 采访人员先后前往徐州、常州、苏州、南通等地市调研 , 未发现大型“挖矿”项目 。 查实的“挖矿”IP地址多为个人“挖矿”行为 , 例如徐州查实的“挖矿”IP地址归属于两家网吧 。
这类藏身于居民楼和网吧的小散“挖矿”行为在其他一些地方同样存在 。 例如 , 今年10月下旬 , 北京朝阳区一小区居民利用消防楼道摆放电脑“挖矿”被举报查实 。 同时 , 江苏、浙江等地监测发现有人涉嫌利用公共资源从事“挖矿”行为 。
大面整治收效良好对个人“挖矿”监管仍存盲区
关于下一步的整治工作 ,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今年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执行居民电价的单位 , 若发现参与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 将研究对其加征惩罚性电价 , 形成持续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高压态势 。
各地监管要求也在不断升级 。 但采访人员实地走访了解到 , 由于资源禀赋不同 , 各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 同时 , 由于涉及监管部门较多 , 存在部门之间沟通衔接不畅、协作性差、权责关系模糊等问题 。 尤其对于现阶段出现的非企业“挖矿”行为的管控仍存监管盲区 。
“自然人分散式‘挖矿’不是规模化的 , 也不是企业性质的 , 发改委、工信部对这类‘挖矿’行为没有办法 。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说 , 过去监管更多是从禁止虚拟货币炒作角度去整治 ,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挖矿” , 挖到“矿”一般都会交易 , 都可以从此环节切入监管 。 但是如果挖了矿没有交易 , 确实很难查处 。
推荐阅读
- 网络应用|Opera宣布将集成Polygon以太坊扩展平台 以支持Web3去中心化应用
- 数字货币|经济参考报调查:严管之下,小散“挖矿”仍未绝迹
- 配置|OnexPlayer壹号掌机mini版正式发布!轻量化之下性能强悍
- 硬件|M.2-2280外形:Innodisk推出EGPL-T101万兆以太网模块
- 光通信|100G QSFP28 LR4光模块—中长距离100G以太网传输方案
- 红人|创作焦虑之下,红人大V怎么看微博?
- 数字货币|比特币比以太坊跌得凶 一把“双刃剑”惹的祸
- 市场|新规之下,大数据走的每一步,都得是安全路
- 数字货币|比特币Taproot软分叉升级启动 有望缩短与以太币的应用差距
- 硬件|铠侠宣布量产EM6系列企业级以太网可扩展NVMe-oF固态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