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显示:防控越快 , 起效越快 。 研究表明 , 大多数疫情防控措施在实施后约 7 至 14 天 , 反映病毒有效传播的“再生数” Rt 会迅速降低 , 防控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 在 25 至 32 天后达到最大抑制效果 , Rt 平均降低约 30%。
文章图片
反事实推理模型计算出 8 项防控措施实施后不同时间段对 Rt (有效传播数)的抑制效应
研究还指出 , 在疫情暴发早期(感染缓慢增长期)实施的防控措施 , 措施越严格、持续时间越长 , 最终感染人数会越少 。 但是 , 处于疫情中后期(感染快速增长期)实施防控措施的话 , 结果则正好相反——防疫措施越严格 , 持续时间越久 , 最终感染人数反而增加 。 论文第一作者孙继超博士指出 ,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非疫情防控措施失效 , 而是反向因果关系导致:到了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暴发的时候 , 才开始制定严格的管控措施 , 此时已经收效甚微 。 这意味 “亡羊补牢” 为时已晚 , 在疫情出现苗头的时候尽快行动 , 才能实现最大效果 。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刚性防控 , 效果更好 。 取消公共活动、关闭学校、关闭工作场所 3 项措施对疫情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 研究者推测 , 这 3 项措施均属强制性措施 , 执行的可行性更高 , 因此 , 更有可能对遏制疫情生效 。
文章图片
反事实推理模型对 8 项管控措施效果的定量评估结果
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了更可靠的证据 , 印证了疫情防控措施对抑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定量影响 , 并建议应在疾病流行的早期 , 实施更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 以更好地遏制疫情 。 目前 , 钟南山院士团队和腾讯健康正在持续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科技手段 , 围绕新冠预警预测、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展开深入的科研合作 , 进一步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IT|Omicron影响持续蔓延 捷蓝航空拟取消约1280架次航班
- 风湿|钟南山邀张桂梅赴广州治疗
- 细节|小米发布会上 15 分钟就讲完的 MIUI 13,好用么?
- 向张桂|钟南山邀张桂梅赴广州治疗
- 最新消息|美光西安DRAM工厂遭受影响:预计将出现供货延误
- 影响|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
- 钟南山|钟南山邀张桂梅赴广州治疗
- 华为|华为正研究电动车充电设施,充7分钟电量可由20%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