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知网事件的本质问题与根本出路( 二 )


因此 , 知网事件的复杂性 , 那就是 知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分享平台 , 而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公共物品、全国科研成果和互联网平台等四合一的特殊复合体 。 这个复合体 , 并不适合用纯粹的资本驱动的机制来运行 。 知网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基础设施 , 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机制 , 对著作权人的权力 , 对期刊等出版机构的权力 , 对整个学术评价的权力 。 所以, 知网事件核心是权力而不仅仅是利益 。 是核心基础设施的权力平衡与运行机制 , 是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合理平衡问题 。 不能把知网进行简单的惩罚、拆解或者分裂 。 而需要全新的思维、制度创新和治理机制 , 才能找到一个真正实现各方都共赢的新路径、新机制 。
可以说 , 知网事件本身也折射出学术界本身的困境!知网事件既关乎数字时代学术共同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则问题 , 关乎地缘政治背景下中国学术共同体基础研究和机制的重大创新与突破的路径选择 , 更关乎学术界在数字时代人类知识生产和共享的历史进程中可以担当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一个国家学术共同体的集体产物 , 作为国家知识之根基 , 也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 , 在共享与垄断之间 , 如何找到真正的破解之道?
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 , 与一般的知识产权作品不同 。一方面 , 基于国家投入和学术共同体的集体产出 , 另一方是通过进一步的分享和使用 , 生产出更多的知识成果 , 为根本目的 。 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 知网已经事实上成为中国学术共同体和社会知识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是一种能力系统 , 是准公共物品 , 是支撑系统 , 还是能力放大系统 。 今天 , 一个学者的论文被知网下架 , 无异于自绝于学术共同体(相当于学术界的“社死”) 。 这些年来 , 知网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曾受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 , 其中包括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 。 但是 , 停用对于广大师生来说 , 无异于失去了最重要的学术资源 , 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 知网事实上已是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设施 , 是准公共物品 , 更是中国学术界的一种能力系统 , 联结系统和支撑系统 , 处于中国科学共同体不可或缺的枢纽性地位 , 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 而这就是问题的根本!基础设施是私权利和公权力的复合体 ,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权力与利益平衡机制 。对国家和社会如此重要的平台 , 如果仅仅作为上市公司一部分来的角色 , 通过修建和提高各种收费壁垒 , 成为整个国家知识生产与分享越来越困难的“围墙花园” , 以谋求利益最大化 , 必然造成权力和利益难以调和的失衡 , 那路将只会越走越窄 , 甚至走向无路可走的死胡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