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知网事件的本质问题与根本出路( 三 )


数字时代的今天 , 社会信息传播机制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 , 而知识和学术成果的流动与共享也需要根本性的转变 。 知网很大程度上契合了这种趋势和需求 , 但是 , 其纯粹资本驱动的机制 , 开始沦为作茧自缚 。知网的商业模式本质 , 就是直接吃全国科研人员的“种子粮” 。 以国家和社会重大利益换取一个企业的利润和股价 , 反过来开始成为中国学术界真正知识共享的关键瓶颈 , 直接损坏整个国家的学术发展和创新能力 。 而真正的出路只有最大程度释放“种子粮”的力量 , 才有开阔的未来之路 , 因此解决知网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最大程度的开放!赵德馨教授也表示 , 希望自己的胜利可以鼓励大家敢于维权 , “应该一起来推动社会的知识成果的交流 。 ”
全球欣欣向荣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 , 简称OA)运动 , 为知网的未来打开真正的出路 。开放存取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 。 其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 , 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 , 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保存 , 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 目前 ,虽然国内也有人在推动开放存取 , 但是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 事实上 , 中国大多数学术期刊 , 甚至连自己的网站和电子版都没有 , 所以 开放存取在中国的困境核心:缺乏相应基础设施!因此 , 开放存取始终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僵局 。 而知网恰是最好的开放存取的基础设施 。 如果能够利用这个契机 , 发挥中国自上而下、强大动员能力的制度优势 , 同时契合自下而上的民众需求与社会趋势 。 中国就可以在开放存取运动中充分彰显我们的后发优势 。 不但可以引领全球开放存取运动 , 更重要的是极大提升国家知识生产、分享和创新能力 。
在当前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扩张的背景下 , 尤其是地缘政治崛起下面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卡脖子的挑战之际 。中国的知识生产和供给能力成为我们抵御和破解美国科技战的关键因素 。 因此解决知网困境的时机已经成熟 , 而且势在必行!那就是 通过机制体制的系统性、根本性解决 , 推动开放免费 , 促进知识共享 , 实现各利益相关方共赢 , 是根本之路!
具体举措包括: 知网不宜作为上市公司的组成部分 , 应该剥离和拆分 。 起码知网的基础部分 , 也就是论文数据库的检索和下载 ,作为非盈利机构 。 学术论文检索和下载不仅仅面向所有高校免费开放 , 而且要面向全民免费、无障碍开放 。 知网可以展开各种相关和适当的增值服务 , 构建商业模式 。 增值收入模式如果无法支撑满足运营和建设 , 国家财政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 。 更重要的 ,要构建新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 , 协同各方利益和权力 , 制定更合理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规则 。 同时 , 可以尝试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 , 通过一定的利益分享和激励机制 , 保障专家学者的基本权益 。 当然 , 最根本的 , 就是 通过开放释放无限的可能性 。 因为知网维系着整个中国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智慧和群体力量 , 通过合理的策动和摸索 , 完全可以实现更多面向未来社会的重大创新:比如类似中文版维基百科的知识工程等 , 未来很多可能性值得期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