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天寒地冻,12月的“热门”谣言也该凉了( 二 )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消息 , 出现“白光”的当晚 , 一颗小行星在中国河南省上空发生爆炸 , 这颗直径大约在0.5米至1米之间的小行星 , 从河南驻马店一带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后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坠落 , 在河南省泌阳县东南马谷田镇上空38.4千米处发生了爆炸 。 这颗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飞行速度达到了19.7千米/秒 , 超过了全球任何一款导弹和火箭的速度 。
“在火星和木星中间有很多小行星 , 由于某种原因 , 有的小行星会脱离原有轨道 , 被地球吸引 , 继而撞向地球 。 ”阎为国表示 , 一般来说 , 国际上有专门监测这种小行星动态的部门 , 一般会在小行星撞向地球前发出预警 。 不过 , 这次偶发的火流星事件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其他监测机构都没有预测到 。
奥密克戎携带感冒病毒基因?
真相:两种病毒不可能融合
12月8日 ,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采访人员会上表示 , 来自南非的最新疫情数据表明 , 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感染风险有所上升 。 同时 , 他也表示 , 有证据表明奥密克戎导致的疾病症状比另一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轻 。 近来奥密克戎的“异军突起” , 也引发了人们的种种猜测 。 其中 , “奥密克戎携带感冒病毒基因”的说法流传甚广 。
“奥密克戎突变株是新冠病毒的一个新的突变株 , 和之前出现的阿尔法、德尔塔类似 , 都是由于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大量传播后发生突变而产生的 。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纯琪介绍 ,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于今年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发现 , 该变异毒株之所以受到了广泛关注 , 是因为其刺突蛋白带有多达32个突变位点 , 这可能导致病毒发生免疫逃逸 , 进而更容易感染人体 。
陈纯琪指出 ,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主要是在病毒的外壳蛋白发生了变异 , 而病毒的外壳蛋白就是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地方 。 “虽然病毒发生了变异 , 但和其他的突变株一样 , 该病毒所携带的基因仍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 而普通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 , 虽说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 , 但这两类病毒感染人体的机制不同、病毒复制的过程、基因组的结构也不同 , 所以不会融合在一起 。 ”她说 。
口罩熔喷布层数越多 , 防护效果越好?
真相:选对口罩 , 一层就能达到防护效果
德尔塔余威不减 , 奥密克戎又来势汹汹 。 面对传播力越来越强的新冠病毒 , 有不少商家开始售卖“加厚口罩”“多层熔喷布口罩” , 号称多层熔喷布口罩防护力更强 。 还有人外出时会佩戴多个口罩 , 觉得这样防护效果更好 。
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