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2021岁末,听一群科学家跨年唠“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蒋肖斌)2021年接近尾声 , 你会选择以怎样的方式总结和告别这一年 , 迎接新年的到来?近日 , 果壳在北京主办“2021年度科学漫谈”活动 , 邀请了来自天体物理、古生物、植物、食品、营养、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的科学家、作家和科普达人 , 一起分享自己在2021年的收获和感悟 。
这个夜晚 , 他们都唠了些什么“科”呢?
【量子|2021岁末,听一群科学家跨年唠“科”】
文章图片
张双南(右)
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关于自己2021年的“最”分享 , 让我们见识了科学家“凡尔赛”的一面 。 对他来说 , 今年虽然是旅行“最少”的一年 , 却是自己的学术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一年 。
原来 , 张双南作为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的首席专家 , 在1500多次对他的论文的引用中 , 有1200多次都是引用了关于“慧眼”卫星的研究成果 。 在过去几年里 , “慧眼”卫星的研究成果卓然 , 也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 。
文章图片
陈宇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宇翱 , 带来了关于量子信息的最新动态 。 量子信息科学作为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 将带来一场对传统信息处理科学的技术革命 。 经过多年的努力 , 中科大已经组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研究领域协同的创新性团队 。 在2021年初 , 中科大相关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 , 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 。
文章图片
左: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卢静;右:芝加哥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桔子
对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卢静来说 , 2021年也是收获的一年 。 在中科院古脊椎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 关于“有颌类”脊椎动物的研究有了重大发现 , 她作为研究人员 , 参与其中 。
卢静和同事们还尝试通过短视频做科普 , 打造的社交媒体账号“玩骨头的卢老师” , 已有近40万粉丝 。 他们用日常生活场景讲解生物演化 , 有时为了10秒钟的内容连续拍摄数个小时 。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新颖的表达方式 , 让大众平时较难接触到的科普知识成功破圈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欺诈|贝宝、LG电子宣布与IBM量子合作,量子应用多领域
- 电子|同时读取9个量子位:新方法让量子计算机更强大
- 科学素质|“太难”的物理知识如何让受众听了还想听
- 时间|Alphabet量子公司横空出世!Sandbox将与谷歌、DeepMind成姊妹
- 人物|“滴血验癌”骗局主角霍姆斯量刑听证会将于9月举行
- 声音培训班|0元学配音能轻松月入过万?别听这类瞎忽悠
- 新浪科技|“滴血验癌”骗局主角霍姆斯量刑听证会将于9月举行
- 专利技术|抗幽别听忽悠
- 语言识别|AI技术,让我们“听”懂聋人
- 物理|“太难”的物理知识如何让受众听了还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