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寒潮”下的少数派生存报告( 三 )

01

“三大阵痛”困扰着入场者

生鲜电商从昔日“蓝海”转为如今的一片“难海” , 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高成本、低毛利、需求分散、供应链长等等 , 个人认为主要是难以突破以下三大阵痛:

1、拉新容易留存难

众所周知 , 运营互联网产品最难的KPI不是新增 , 而是日活 。 呆萝卜曾经以95%的APP打开率、60%的次月留存率 , 一度连盒马鲜生、每日优鲜都招架不住 , 可惜好景不长 , 这种势头未能延续下去 。

生鲜电商的迅速崛起 , 与80后、85后、90后、95后这批爱点外卖的“单身贵族们”到了结婚生子年龄有莫大关系 。 钟情生鲜电商赛道的创业者坚信 , 在有了孩子之后 , 昔日的单身男女们在经济压力、注重饮食卫生的双重因素影响下 , 将走进久违的厨房 , 享受在家买菜做饭的惬意的小日子 , 并且这些习惯了网上购物的年轻人 , 肯定也会在线上买菜、买水果、买海鲜 , 也将他们的生活常态 。

然而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 在头部玩家先下手为强的赛道 , 后来者如何吸引用户注册并活跃起来?“一分钱购鸡蛋”、“一根大葱也能送到家”成为许多新进者惯用的冷启动套路 , 其无非是通过价格巨幅优惠、配送超低门槛等举措 , 来吸引新用户注册下单 。 但长此以往 , 会大大提升运营成本 , 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也比较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