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寒潮”下的少数派生存报告( 六 )

有数据显示 , 截止2019年12月11日 , 2019年内生鲜电商行业的融资事件数量为22次 , 同比下降了39% 。 生鲜电商项目像极了2012年至2016年很多O2O项目那样倒在了C轮路口 。

02

“少数派”缘何依然坚挺?

伴随着一批生鲜电商平台的折戟沉沙 , 留下的基本上算是比较硬核的玩家了 。 生鲜电商赛道经洗牌后 , 一线城市逐渐形成了以盒马鲜生、美菜网、每日优鲜等项目胜出局面 。

「盒马鲜生」属于“大树底下好乘凉”型 , 与阿里系此前擅长的流量电商模式不同 , 盒马鲜生开创的模式是线上打通阿里巴巴的用户数据和流量生态 , 线下是开设盒马鲜生会员店 , 在生鲜领域内贯彻新零售重塑“人、货、场”特点 , 尤其是在“场”方面 , 盒马鲜生目前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00百家 。 据悉 , 阿里2020年将再投资4亿元在郑州建10家盒马鲜生O2O生鲜店 , 这是盒马鲜生客户到店率和坪效的正向反馈 。

阿星实地走访了盒马鲜生会员店之后发现 , 其店铺“选址标准”是根据周围3公里使用支付宝客户最多的中心而非是在商圈中凭感觉选址;其运营模式借鉴了意大利Eataly在门店设餐厅模式 , 消费者选购了海鲜食材后可以即买即烹 , 现场直接加工 , 仅收取少许加工费 , 还可以现场食用也可打包回家 , 这种增强了参与感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售卖一种享受生鲜DIY的生活方式;而在配送方面则是部署自动化物流设备进行自动分拣 , 并结合了饿了么的蜂鸟配送服务 , 保证同城配送 。 实际上 , 盒马鲜生实际上充当了阿里巴巴赋能线下门店的样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