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人与空间, 社区新零售借物业再生新风口?( 三 )

所以 , 社区团购的创业者已经开始寻找稳定性相对较高的人群做团长 , 比如居委会工作人员 , 而从这个角度出发 , 物业手握社区户主资源 , 是最为稳定的流量入口 。 由此看来 , 若是开发物业在人货场上具备的独特资源 , 所形成的商业模式在流量上实则是宝妈的大幅升级 , 更何况针对闲置空间、点位出租以及推广活动 , 物业也能在新零售场景上发挥更大价值 。

物业与新零售的结合已经出现一批先行者 。 截至2018年12月初 , 已经上市的物业企业超过100家 , 其中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有8家 。 绿城、恒腾网络、彩生活、碧桂园等物业公司 , 背景多掺杂互联网和房地产等多股势力 , 他们对社区便利店的尝试 , 在新零售竞争中具有典型的商业参考价值 。

比如绿城 , 联合鲜生活和易果 , 以投资方式收购了北京好邻居连锁便利店 , 另外 , 还自建便利店品牌“绿橙” 。

亲身试水的毕竟还属少数 , 更多的第三方社区新零售公司选择与物业协同运作 。 以e家洁孵化的一站式生活便利店品牌“一心生活”为例 , 其独特的社区墙内服务、物业前置仓以及物业自持空间 , 皆有赖于物业的准入和开放 , 由此形成了集零售、鲜花预定、公益图书角等便民服务于一身的多元化形态 , 而这些服务恰好可以利用物业具有的流量资源 , 扩大消费群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