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龙宇:在狼性与佛性之间寻找平衡( 三 )

“当时基金规模只有1亿美元,也不能叫做重任。”龙宇快速纠正了这一说法。

2009年初,美国次贷危机刚结束不久。在龙宇的印象里,那时的恐慌情绪远比2018年资本寒冬更加严重,“其他机构都在放慢节奏,甚至是撤出投资。”

贝塔斯曼也在中国做了减法。当时贝塔斯曼书友会在中国有一定知名度,但这项业务被龙宇果断结束,因为她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她在中国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这家新机构打开局面。

当时Matrix、KPCB等机构也在进入中国,诺基亚、西门子、英特尔等跨国公司的投资机构也在中国试水。但龙宇发现“活力不够”,原因可能是牵绊和“命题作文”太多,要为原有的业务生态系统做服务,或者决策流程太长。阿里和腾讯也还没有坐上“牌桌”。

一枝独秀的是澳洲电讯,在控股并购领域相当活跃,在房产、汽车等垂直领域大力下注,并在2008年成为汽车之家控股股东。

虽然贝塔斯曼集团是并购起家,但在中国,BAI的策略是不做并购和大股东,而是做小股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