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音频」之战:酷我音乐后来者居上,喜马拉雅霸主地位动摇( 六 )

这场争夺在2015年进入白热化阶段 , 喜马拉雅与荔枝等平台在两个月内被App Store多次连续下架 , 经历一系列版权投诉与恶意刷榜争夺之后 , 音频平台开始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 。 这年6月 , 喜马拉雅宣布与阅文集团达成排他性合作 , 蜻蜓亦在同年8月与鸿达以太达成版权战略合作 , 获得多达10万部有声读物授权 。

但大而全的扩张策略也造成不同产品的高度同质化 。 到2016年 , 随着音频市场份额争夺结束 , 音频App的用户增速在这一年明显放缓 。

更大的问题在于 , 此时音频平台仍将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 通过大而全的内容吸引流量转化为广告变现 。 随着第一波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结束、版权上的支出不断升高以及资本对于移动音频热情的下降 , 以广告变现为主要模式的移动音频平台已经逼近了自身天花板 。

对于移动音频平台而言 , 一条清晰的商业变现路径亟需被指明 。 车联网与智能硬件一度成为各方摸索的方向 。 考拉FM与蜻蜓FM曾分别在前装与后装市场大规模寻求汽车厂家合作 。 喜马拉雅则希望通过智能硬件打通音频产业的生态链 。 2016年喜马拉雅与华为、小米等300多家硬件厂商合作推出一系列终端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