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音频」之战:酷我音乐后来者居上,喜马拉雅霸主地位动摇( 九 )

喜马拉雅对知识付费的重视一直延续到2018年 。 在2018年《三声》的采访中 , 余建军曾表示 , 现在知识付费领域对于喜马拉雅来说没有新鲜事 , 主要是把知识付费做到更大规模和更多用户 , 以实现打造知识类淘宝天猫的目标 。

荔枝FM几乎错过了整个知识付费的红利 。 这是一个有意选择的结果 。 荔枝FM创始人赖奕龙曾提到 , 荔枝不做知识付费的理由在于荔枝FM一直在做UGC , 平台互动性也比较强 , 如果做PGC知识付费其实是进入到自己最弱的一块 。

2017年10月 , 荔枝推出音频直播功能 , 上线三个月 , 荔枝直播业务的营收超过千万 。 到2018年1月 , 荔枝的语音直播打赏月流水超过一亿 , 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 荔枝由此避开音频行业的主流竞争 , 开始凭借音频直播和语音互动打造声音互动社区 , 其特色是产品年轻化程度极高 , 超过80%的用户是90后和95后 。

赖奕龙的一番话直接证明了曾经厮杀在一起的移动音频平台经过各自裂变而分道扬镳 。 “我们从来不把其他移动音频平台当主要竞争对手 , 因为你会看到后台用户重叠度都很低 。 我们的竞争对手更多在年轻人社交这块 。 竞争我觉得还是在时间段上 , 荔枝现在用户晚上用的时间最多 , 我们在和电视剧、韩剧、音乐竞争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