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瑞幸咖啡“打广告”?巨亏未必等于下一个ofo( 二 )

第一类让消费者对企业或其产品心生厌恶。用户是“上帝”,被“上帝”抛弃的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类让投资者心生疑虑,迟滞对手的融资进程,所谓“计毒莫若绝粮”;

第三类让对手的供应商、债权银行或者员工心生寒意,供应商上门讨债,银行提前收回贷款、员工各谋生路……

“难喝”未必能吓退消费者

关于饮食,什么叫“好喝”、“好吃”没有客观标准。不信的话可以到世界各地转转,品尝一下各地“美食”。可能真“好吃”,“一口就想吐”的情况也很常见。

假如一个民族,祖宗十八代酷爱喝咖啡,族人对什么咖啡好喝一定会有共识。但另一个祖宗十八代酷爱喝咖啡的民族多半会有另外的共识。两族间关于哪种咖啡好喝的争论毫无价值。

正因为如此,当一个新品种进入咖啡市场(包括星巴克自己在店内推出的新款),都有可能被批评“难喝”。从竞争策略上讲,当北京冒出一家上升势头很猛的烤鸭或涮肉连锁品牌,“难吃”恐怕是友商攻击新来者的首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