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瑞幸咖啡“打广告”?巨亏未必等于下一个ofo( 三 )

对于习惯喝雀巢速融咖啡的人来讲,星巴克或许“又麻烦又贵又不好喝”。对于多年来一直喝星巴克的人来讲,与星巴克不同等同于“难喝”,这两类人都不是瑞幸咖啡的首选用户。

决定成败的关键是用户的“试错成本”。对何为”好喝“一无所知的“小白”用户,免费领的券还给送到办公室,试错成本为零,道听途说的“难喝”不会让他们放弃薅羊毛的机会。

总之,“难喝”之说对瑞幸咖啡利大于弊。至少当一杯免费咖啡送到眼前,消费者不会没听说过这个品牌。

巨亏未必等于“下一个ofo”

千万用户排队退押金之际,“瑞幸咖啡疯狂补贴,巨亏损8亿,可能会成为下一个ofo”这类说辞应满天飞。沿着这个思路,一些人会问“瑞幸咖啡何时停止补贴?”“停止补贴后用户还能留存多少?”

这类指摘的基本逻辑是:补贴=亏损,亏损不可持续=补贴不可持续;补贴不可持续=用户流失,用户流失=迟早要完。

补贴不等于亏损,长期补贴与“赚钱”没有必然的矛盾。观察一个企业或者一项生意有没有“钱途”要看毛利润率,而不是有无补贴。53度飞天茅台成本不到100元,出厂价将近1000元,毛利润900元。假如茅台厂在终端补贴100元,每瓶毛利润仍然高达800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