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反恐国际合作的国际法战略( 二 )
2015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名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以下简称“《反恐法》”)第七章以“国际合作”为题专门规定了我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的依据、原则和相关法律程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提出“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中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不仅是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且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提供了国际合作的途径。然而,鉴于恐怖主义的跨国性特征,我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必须依赖于现有的国际法来实现。那么,基于国际法的理论视角,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具有怎样的国际法战略价值?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宏观规划以及具体实施“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的国际法战略?本文将带着上述问题进行逐层分析和论证。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的国际法战略价值“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以“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为目的,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共同体,“一带一路”旨在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本质上,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呈现出全球蔓延和愈演愈烈的态势。有效应对来自恐怖主义的威胁不仅关切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而且关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也同样与全人类整体利益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大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要求“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平衡、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这一要求无疑涵盖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落实,也对我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指明了战略方向。由于恐怖主义的跨国性特征,“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必须依赖于国际法与现有的国际法治途径。
推荐阅读
- 孙权|三国杀:背景帝!武将皮肤中的最强客串王,孙十万果然名不虚传
- 巴德|咖啡甜心皮肤背景故事更新:弗拉基米尔发现了长生不老药——茶
- 快打旋风|《街霸》杂谈:丧心病狂的背景细节,让人无法接受的低俗动作
- fpx战队|退役前的暗示?FPX小天删除夺冠微博,将头像背景设置成全黑色
- 国服|酒桶绝活哥登顶国服第一,几何酒桶称霸国服,灵药成背景板
- hle|CSOL大灾变讲了什么故事?第七季完结篇《作战守则》的背景剧情
- 热血传奇|热血传奇背景故事,我们不了解的剧情!
- 王者荣耀|邮箱福利记得领,返场27选5,欧皇单抽传说背景,免费皮肤别错过
- 热血传奇|热血传奇:传奇往事,盘点热血传奇游戏中那些boss的背景故事
- fly|狼队4-3险胜AG,再夺一冠!Fly蝉联FMVP,再次将AG变为“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