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零售大变局! 3D视觉暗战智能货柜(13)

除了技术问题 , 还有产业定制化的问题需要应对 。

一般来说 , 应用在消费领域的摄像头售价仅在中下游的水平 , 因为其对于远距离识别的精准度要求并不高 。 但是针对这一领域 , 对硬件的盲区范围、视角以及速度却有着更高的要求 。

以帧率来说 , 一般的3D摄像头帧率是每秒30帧 , 但是在智能货柜中就需要60帧才能支持用户的快速的取放 。 视觉盲区的大小上 , 当前市场主流的方案盲区较大 , 一般要50公分开外才能有数据 , 但是在智能货柜中 , 这一参数必须缩短到20甚至15厘米以内 , 以防止用户从盲区取货带来商品的盗损 。 与此相配合的镜头视角上 , 也需要从60度扩展到90度或者100度 。

这些看似容易 , 但是却涉及到了镜头的更换 , 传感器参数的调试 , 以及重新打版的产能投入 , 如果没有提前预测到市场的这一需求或者没有足够的技术保障 , 是无法满足客户的这些需求的 。

而在完成demo之后 , 如何保障在真实情况下适用 , 依旧需要漫长的压力测试之路要走 。 例如最基本的问题:用户什么动作才是正常的 , 什么动作是违规的 , 真实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比较异常的消费行为 , 需要对相应的硬件产品的参数要提出什么需求 , 这些都需要时间的验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