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因何三生有幸?( 五 )

张瑞敏曾说,“海尔平台上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这三类人没有职位的高低之分,差别只是掌握、创造的用户价值不同。”如今看来,这番规划的阶段性成果已经达成:截止目前,海尔平台上有200多个创业小微,3,800多个节点小微;已有超过100小微个年营收过亿元,23个小微估值过亿;海尔开放式共创平台聚集了近2,500个创业项目,近260个创业项目漏出到孵化器孵化;平台上有4,300多家创业创新孵化资源;海尔在全球9个国家共建立了24个孵化器,为创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

但海尔的共生生态远不止如此。早在2014年的内部演讲中张瑞敏就曾说过:“1994年,海尔创业十周年之际,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海尔是海。今天,我想说,海尔是一朵云,海再大,仍有边际。云再小,可接万端。”于海尔而言,下一阶段要达到的更高目标是打造万端互联的网状结构,平台、小微、创客将作为分布式节点并联起更大的生态圈层。

三生有幸

传统商业一直面临的问题是“独乐乐易、众乐乐难”。回顾海尔历史上为人称道的砸冰箱、红薯洗衣机、吃“休克鱼”、服务零距离等事件皆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产物。但有趣的是,多年探索下来,海尔不仅精准地在企业转型之余一次一次沿用创新能力,而且已有望将此能力赋予它组织架构中的超200个创业小微、3,800个节点小微、近2,500个创业项目,乃至更多的商业主体……这得益于其在人单合一模式下衍生出的物联网“三生”体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