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为什么说中信银行“躺赢能量榜”不简单?(11)

实际上 , 由第一点引申出来的 , 对MAU一昧的追求的另一面 , 便是银行本身对于流量没有明确的概念 , 不管是匹配还是不匹配的流量 , 都一并引导 , 但最终的结果对主业提升没有太多帮助 , 反而使得运营成本不断冗余 。

换个角度来说 , 识别流量 , 对流量进行精细化管理 , 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运营思维 。 特别是在存量时代 , 即便是阿里 , 也推出了88会员制 。 本质便是对流量的一次划分 , 识别优质流量 , 提供更好的服务来保证留存率和转化率 。

同样的 , 在中信银行的“躺赢能量榜”上 , 对贵宾客户进行识别 , 为300万以上的客户提供MVP挑战榜 , 本质上也是一种对流量的规划和精细化运营 。

可以想象 , 不管是在互联网领域 , 还是在其他互联网化的产业 , 对流量的“精耕细作”都是一种趋势 。 对于银行业而言 , 这也将成为未来能否更好融合互联网思维进行发展的关键 。

3. 打造平台生态 , 即内部闭环与外部链接

打造平台 ,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 对于其他融合互联网思维发展的产业而言 , 也是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