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行独角兽开始“觊觎”两轮自动驾驶( 五 )

在IPO之前,吞下滚烫的山芋

只是如今对于Uber来说,已经到了再怎么怕烫,也要将这块山芋囫囵吞下的时候。

过去一年Uber之所以在自动驾驶上拼命挣扎,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已经看到,网约车很难成为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只要有平台带资入局,愿意为乘客和司机让利,就可能将其他玩家拖入价格战的泥潭之中。

当出行独角兽开始“觊觎”两轮自动驾驶

图3/3

加上网约车与本土生态的紧密关系,Uber的全球化路线也并不顺利。除了在欧美市场与后来者Lyft短兵相接以外,东南亚市场干不过Grab,印度市场有软银支持的Ola,就连中东市场都有新崛起的Careem。

Uber非常清楚的地知道,只有依靠技术才建起水坝,拦住自己疯狂流失的市场份额。

而自动驾驶就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以自动驾驶发展状况来看,固定路线的定点接驳必然会先自由驾驶一步落地。这时Uber这样的出行运营商就可以凭借自己的用户体量和对城市出行需求的熟悉来消化技术并且进行变现。不管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对于技术研发成本的覆盖,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都属于“自动驾驶技术变现样版”这样非常吸引人的故事,对于尚未IPO的Uber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