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恒大:掀起“地产”造车新运动?( 六 )

互联网造车“圈钱” , 恒大拿钱“堆车”?

新能源造车势力中 , 尤以互联网公司和房地产巨头跨界引起的争议最大 , 同样财大气粗、一掷千金 , 可极为缺乏汽车产业背景与深厚技术积累 。 当他们站到舆情关注的中心 , 业内人士高喊着 , “汽车不是用钱堆出来的” , 让在融资战打得不可开交的互联网车企们颇为尴尬 。

如果说互联网公司通常是拿着一辆刚从PPT走出来的车“圈流量”、“圈资金” , 那恒大新车还没造出来 , 全产业链的规模扩张便已开始 。

去年8月份 , 恒大法拉第公司的揭牌仪式 , 为许、贾争夺控制权的矛盾埋下伏笔 , 随后一个月双方冲突加剧 ,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称 , 彭建军甚至曾前往美国与贾跃亭见面 , 直接提出“让贤” 。 然而就是在与造车合作企业面临关系破裂的危机下 , 恒大依然马不停蹄地斥资145亿元入股了广汇集团 。

造车上游警报未解 , 却及早切入汽车流通领域 , 闭环造车是试图复制“恒大模式”的高周转 。

恒大地产当初之所以能够弯道超车 , 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拒绝减速的“恒大模式”:标准化运营、执行力强大 , 确保项目拿地后4-6个月即可开盘 。 许家印之前在粮油、矿泉水等快消行业小试牛刀 , 后来发现快消见效慢、收益低 , 很难实现高速周转 , 这才将眼光转向了政策利好的新能源汽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