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恒大:掀起“地产”造车新运动?( 四 )

恒大造车术:“规模扩张 , 资金为王”?

2018年年初 , 中国恒大的2017年度业绩发布会上 , 许家印不再满足于先“大”后“恒”的规模论:“一味追求规模的恒大已经过去了 , 对今后的恒大来说 , 利润的重要性高于规模” 。

于是 , 许家印振臂一呼 , 一个多元产业集团的构架在短短半年内就落了地 , 速度一如当初从立项到面世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的恒大冰泉 。

恒大的执行力 , 即便对比互联网巨头也不遑多让 。 然而接近20年时间里 , 恒大一直以规模取胜 , 产业转型的难点不止是资金和精力的消耗 , 更难以改变的是理念 。 就目前恒大为新能源汽车铺设的格局看 , 房企造车一贯延续着地产思维的精华:规模扩张、资金为王 。

去年4月份 , 恒大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 将在未来十年投入1000亿元 , 进军高科技产业 , 新能源便在其中 。 而后紧锣密鼓的高额收购和投资全面开花 , 6月起 , 恒大首次宣告以67亿港元投资FF , 9月以145亿元入股广汇集团 , 年末再以2亿美元购入FF香港所有资产 。 如今算上NEVS 9.3亿美元的交易 , 恒大公开投资已超过340亿人民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