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交资产,重构内容、品牌与零售( 三 )

2013年 , 徐沪生还在《外滩画报》做总编 , 当时他已经是上海滩薪水最高的总编辑之一 。 一次和《南方周末》新媒体总监2个多小时的聊天 , 让他得出一个结论:纸媒要完了 。

不过 , 徐沪生还是在按杂志的调性做短视频 , 只不过在微信生态中 , 一条的定位更加垂直 , 目标人群也更为集中:通过优质的内容与中产阶级审美偏好的选品 , 链接消费升级的一代新中产 。 一条现在的3500万用户 , 不仅仅意味着流量 , 也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代表 。

「GQ实验室」单个公众号营收近2亿 , 短时间内就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公众号之一 。 其崛起秘辛 , 除了内容本身 , 也离不开运营和品牌附加值 。 更重要的是 , 「GQ实验室」的每次推送 , 都在用一种黑色幽默解读生活 , 从而引爆一次社交话题 。 有着“沙雕”精神的一批用户聚集在这里 , 形成了「GQ实验室」独有的社交资产 。

杨超越呢 , 则更是社交资产的集大成者 。 「中国新闻周刊」把杨超越评为2018年度人物 , 并且在奖词里里说“这个年轻女孩身上折射出一个时代普通人的奇迹与梦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