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江湖:李昆外传3( 三 )

深航在它眼里不是情怀 , 也没有百年大计 , 回报率、现金流这些冰冷的数据才是资方的荷尔蒙 。 民航本身是重资产运营 , 三大航整合基本完成后 , 偏居的地方航企深航并无太大发展空间 , 无论深圳本场还是当时的广州、南宁、无锡基地 , 都直面巨头挑战 。 要发展 , 就要持续投入 , 和波音谈崩(波音活该)后 , 新买的20架空客扰乱了单一机队成本优势 , 还要根据总局安排购买宽体机(尽管这个梦一直延续到17年才实现) , 种种原因都将严重影响深航盈利 。

作为资本方 , 广发说的对 。 作为民航人 , 回应四个字:真没眼光!

深航当时有多逆天?2004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 , 总局杨局作工作报告时 , 专门有一段话提到深航:“深圳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十分突出 , 经总局派人核实 , 2003年深航的利润可超过3亿元 , 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都在10%以上 , 这大大高于行业内不少公司 。 ”深航已经连续十年盈利 , 网络布局合理、经营能力突出、所占据的基地整体客运量快速增长 , 近2年更是利润率全行业之首 , 成绩好到总局要派人亲自审计才相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