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光刻机大战,这位中国人帮助ASML打败日本,垄断全球市场( 六 )

到了六十年代初 , 仙童半导体发明了至今仍在使用的掩膜版曝光刻蚀技术 , 当时的光刻技术比较简单 , 就是把光通过带电路图的掩膜 (Mask , 后来也叫光罩) 投影到涂有光敏胶的晶圆上 。 早期 60 年代的光刻 , 掩膜版是 1:1 尺寸紧贴在晶圆片上 , 而那时晶圆也只有 1 英寸大小 。 IBM后来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 。 这使得计算机具备体积更小、适用 , 性能更优秀的可能 。

而1962年 , 当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 也就是IBM , 开始用集成电路来制造计算机 , IBM选择了仙童半导体的光刻工艺和产线 , 并为IBM360计算机投入总计50亿美元 , 这一金额是美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曼哈顿工程的2.5倍 。

1964年IBM在全球发布了一个系列6台计算机 , 起名叫做IBM360 ,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电脑 , 是世界上首个指令集可兼容计算机 。

它的巨大成功反过来推动了美国、日本等厂商的光刻技术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1963年 , 日本电气公司(NEC)自美国仙童半导体获得planar technology的授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