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荣耀为什么总吵架?“瑜亮之争”能否升级到高级玩法?( 十 )

只是小米10的传播却进攻性十足 , 比如地球上最快的充电、堆料最好的手机 , 这种传播本身从小米角度是没有问题的 , 但是这种进攻性必然激发友商或者友商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反感 , 增加彼此擦枪走火的可能 , 或者说 , 这种表达方式本身也没有和红米的定位产生区隔 , 逻辑已然如此 。

荣耀虽然也有类似的比较和进攻性 , 但细心观察会发现 , 荣耀每次都强化技术语言 , 背靠华为的研发能力 , 比如首发GPU Turbo等叙述 , 乍看起来死板 , 却技术范十足 。 当然 , 华为的传播里面客观讲也经常有直指三星和苹果的犀利说辞 , 不过回忆起来 , 华为在这个表达的背后 , 最核心的两个技术品牌突破口是“研发投资”及“徕卡合作”这样的硬传播 , 应该说从竞争对手的角度 , 至今为止 , 小米、OPPO和vivo也没有突破华为和荣耀为自己打造的“研发至上”的品牌护城河;

第三 , 小米的在争论中显得弱势的根本原因 , 在于没有构筑“品牌金身”的防火墙 。 舆论战的进攻性应该体现在精耕细作的事实和逻辑 , 这一点荣耀乃至华为其实一直很细心的与媒体和KOL深度对话 , 而小米似乎一直冷落所谓价值观不一致的媒体 , 也就是客观上最需要沟通的媒体 。 另外 , 华为终端拥有很强的全球化经验 , 在和三星及苹果的竞争中 , 很好的学会了政府公关和媒体公关的要义 , 荣耀也掌握了在媒体上树立自身形象的方法 , 所以从诸多媒体报道上看 , 无疑荣耀对于和媒体沟通上的投入是大过小米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