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造冰箱的人(15)

确定用大数据赋能补货成了更多麻烦的开头 。 每日优鲜最初代的补货算法是过往七天总销量的平均值减去库存 , 这套过于“糙”的算法并不给力 , 有老员工提及 , 那时前置仓甚至碰到过80%的损耗 。

王飞于是和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COO孙原每周碰面 , 讨论算法的改进 , 而这种改进 , 往往源于最近的一次滞销或者售罄“事故” 。

比如有次大家发现系统对某个品类预测得还算准 , 却给另一品类带来了大量滞销 , 于是算法里新增了品类系数 。 再比如一次前置仓在雨天出现了大售罄 , 大伙儿在天气晴朗的第二天加大补货量 , 结果又出现了大滞销 , 此后 , 天气系数在补货算法里登场 。

“每加一个大的系数之前 , 我们一定是遇到了一个大坑 。 ”王飞说道 。

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右一)与物流部员工在公司年会中

画板背后的物流家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