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造冰箱的人(16)

一边给补货算法迭代 , 另一边 , 公司还需要开设更多前置仓 。 只有仓开得足够密 , 才会有更多人体验到 “极速达” , 整个物流体系也能产生规模效应 。

对于一个没有多少钱、还非得自建物流的创业公司来说 , 找仓成了苦差 。

一手搭建起前置仓管理体系的张秋胜曾负责过公司最早起的点位拓展 , 他记得自己找到的第一个点是某社区绿化带里的小水泥房 。 这正是前置仓的选址逻辑之一 , 不同于传统门店或者前店后仓的模式 , 每日优鲜只用找出线上订单密集的区域 , 而不用在这个区域里找临街、人流多、门脸光鲜亮丽的“旺铺” , 这便省下了一笔租金成本 。

点位拓展员工练就了一身“活地图”本领 , 长时间走街串巷下来 , 一条街从街头到街尾有哪些店、哪些待租 , 租金水平如何都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 , 而相比于主干道 , 少有人路过的背街小巷、犄角旮旯才是他们搜罗的重点 。

负责点位拓展的李修中和史晓明总结道 , 京东、顺丰、四通一达的快递网点 , 就是他们重点考察的地方 , 因为后者同样不选择临街的人流聚集地 。 有时他们还会装作找快递的顾客 , 向快递员打听站点在哪儿 , 再在那个站点附近找合适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