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造冰箱的人(14)

从筹备阶段起 , 王飞就扮演了前置仓模式“总工程师”的角色 。 他参与了前置仓的所有规划 , 这包括了每个前置仓的覆盖范围和最大日均履单能力、商品进出大仓的步骤、大仓如何向前置仓补货、前置仓从接单到配送的流程等等 。 在他看来 , 物流各环节操作的好坏会带来效率的高低 , 日积月累 , 即使居于幕后的物流 , 也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效率优势 。

但说到底 , 谁也没把前置仓做成过 , 翻遍整个零售史 , 他们也找不到任何有意义的参照 。 这就像第一批探索新大陆的人 , 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 而有摸索 , 就有跌倒坑里的可能 。

以决定前置仓每天补货数量的补货算法为例 , 从all in 前置仓的第一天起 , 公司就决定要用大数据系统而非站长预测补货量 。

王飞等人的想法是:前置仓每天“卖”多少货 , 依靠的是线上流量 , 但没有线上运营经验的站长很难准确预测某次线上促销带来的增量;而前置仓的站长大多是物流行业出生 , 零售和物流隔行如隔山 , 也会影响他们的补货预测 。 更何况 , 在每日优鲜的终局设想里 , 它未来会开成千上万的仓 , 用数据化对它们统一补货和管理 , 才是更可靠的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