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守护”和“儿童锁”的背后:走进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八 )

这一“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工程”的生动案例 , 充分说明了特别在意孩子“网瘾”的家长 , 往往就是缺乏耐心或“网感”的 。 多数家长都不熟悉且排斥沟通 , 不熟悉且不愿询问孩子的帐号 , 直到问题发生 。

虽然当腾讯介入时 , 这些家庭的矛盾已经非常复杂 , 但腾讯还是尽力去解决这些在他们应负责任之外的问题 。 甚至完全可以说 , 一部分过度游戏少年的根本责任人就是他们的家长 , 而腾讯在帮助这些家长尽到他们的职责 。

历史上关于游戏沉迷问题的成因 , 已经有过非常多的研究 。 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报道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自2016年开始展开集中研究 。

他们认为 , 农村孩子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 , 体验的是父母陪伴的缺失 , 村庄生活的单调 , 以及农村寄宿制教育的压抑 。 这对他们来说 , 形成了巨大的生活无意义感 。 在其他传统娱乐活动(如看电视)不被“感冒”的情况下 , 电子游戏成为农村儿童暂时逃离的唯一选择 。

这就不难理解 , 很多农村儿童选择主动进入游戏世界 , 其本质原因正在于希望获得现实中缺乏的成就感 , 对抗巨大的单调和空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