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113名网红一年卖出20亿的货,但这家公司还是亏了9000万!( 八 )

业内人士则普遍认为 , 如涵资本运作的轨迹可能说明其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 一是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并不是很稳定 , 二是背后的大机构股东有退出时间套现的压力 , 所以才会跟着资本走 。

曹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 ,

“如涵从新三板摘牌到赴美IPO背后的重要推手或许是着急想要退出变现的资本 。 通常 , 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周期多在3-5年 , 以此推算 , 确实到了如涵的投资人们需要变现的时刻了 。 此外 , 经营方面遇到问题也是外界猜测的原因之一 。 ”

对此 , 懿坤资本消费合伙人陆丽羽告诉记者 , 一般来说 , 对于现金流很充裕的消费品企业 , 有一定品牌号召力的企业 , 资本是很难去绑架它(企业)的 , “就算资本有退出需求 , 但企业挂新三板 , 也得不到预期的露出及曝光 。 就新三板而言 , 一开始时各地区政府多少有补贴 , 后面的挂牌维护费用还是需要企业自身承担 , 新三板也没什么交易量 , 所以资本还要为企业真正获利多考虑 。 ”

而无论是新三板还是纳斯达克 , 高懿则认为 , 这两个渠道的上市门槛 , 不管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是盈利要求等各方面 , 门槛都非常低 。 这两个市场的融资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缺乏的 , 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融资选择 。 选择这两个市场上市 , 企业有可能是出于完成资本层面的压力要求 , 如果企业上市主要目标不是融资考虑的话 , 打造品牌、对资本的诉求也是可能考虑的方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