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无名企业家的十年生死路(11)

有时候世事就是如此吊诡,知道的越多,负累越多。

不管轻与重的选择是认知还是运气,两类公司的分叉命运就此埋下了伏笔。

从2011年起,点我吧和饿了么的融资节奏开始出现明显差异。整个外卖行业,也在资本的强势介入下,进入了残酷洗牌期。

3.残酷洗牌

道德的高地,往往是智商的洼地。

——十周年年会演讲,赵剑锋回忆过往决策

正当2011年,点我吧在杭州实现地区盈利,踌躇满志地准备进军全国时,饿了么已在这年3月获得来自金沙江的100万美元A轮投资,并在当年开设了北京、杭州分公司。此后,饿了么又在2012年获得经纬和金沙江的300万美元B轮投资,接着是2013年红杉的2500万美元C轮投资。

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让饿了么有底气一直烧烧烧,舍命狂奔,先当老大再说。

事实上直到今天,在共计烧掉近30亿美金后,饿了么还是没有盈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