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你从哪里来?( 四 )

这篇论文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今天的我们对某综艺节目的“传声筒”游戏应该不会陌生:一段台词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往往面目全非。反向传导的原理则可以理解为,将这段台词给最后一个人看,让他对比其中的误差,再将误差依次传给前面的人,让每个队友分析误差中有多少是自己的,下次描述时哪里需要改进。如此一来,就能提高机器学习的准确度。这种机制极大提高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性能。

另外,好奇心强的我还扒了扒杰弗里·辛顿的成长历程,想看看他是怎么想到这一巧妙方法的。

20世纪60年代,辛顿还在上高中时,一个朋友就向他描述过大脑的工作原理——类似3D全息图的工作原理,这让小辛顿着了迷。

有时一句话就能在一个人的心里埋下一粒种子。后来即使在当木匠时,每个星期六早上,他都会去伊斯灵顿的埃塞克斯路图书馆,在笔记本里记下关于大脑工作原理的理论。

人工智能能走出“寒冬”,离不开辛顿和像他一样擎着火把前行的人。但这并没有改变人工智能再度失宠的命运,刚刚有了“春天”的气息却再一次遭遇“倒春寒”,而且持续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