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叫停”到“试点”,网约护士离我们还有多远?

价格高、盈利模式不清,安全性风险,「护士上门」服务发展的三块绊脚石。

3 月初,海南省印发了《海南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实施方案》,鼓励发展网约护理、网约家庭医生、网约家庭药师等服务,为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慢性病随防等服务。

今年 2 月中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 6 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短时间内,多个政策指向「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具体说来,这个行业类似医疗服务的「滴滴版」,互联网平台聚合了一批医生护士,用户通过平台在线预约,便可在家享受医疗服务。

这个行业早在 2015 年迎来过一次短暂的爆发。

以「护士上门」服务为例,2015 年有十余家相关成立,只是四年来,这批企业的发展速度并不如预期中的迅速,整体还处于初创阶段,发展较快的公司也只到 B 轮融资。2017 年,因资质问题,上海市卫计委甚至明确表示,护士与网约平台签约涉嫌违规执业。整个行业面临「叫停」危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