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的时候也能学习:但只在适当的条件下奏效( 二 )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人们能否在慢波睡眠中形成外语词汇与其译意之间建立联系。慢波睡眠阶段被认为是深度睡眠,此时睡眠者对周围环境已经没有了意识。在说德语的参与者睡眠时,研究人员播放了成对的单词,每组单词中一个是编造的外语单词,另一个是这个单词所谓的翻译。该实验的目标是了解这些单词是否会在参与者的记忆中留下某种痕迹,即使大脑处于无意识状态。

当参与者醒来之后,他们又再一次听了这些编造单词的录音,但这次没有播放翻译的单词。由于参与者并不知道睡觉时播放了录音,因此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大脑其实已经听过这些词。接着,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想象这些编造的单词表示什么,并猜测它们能否放入鞋盒。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触及参与者的无意识记忆。

“暗示性的记忆很难准确地说明。我们不得不通过关于这些新词语义方面的问题来触及他们无意识的隐性知识,”Marc Züst说道。

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在对外语单词进行分类时,准确率比随机分类高10%,前提是他们在慢波睡眠期间听到单词。这一结果表明,研究人员使用的实验方法会在参与者的大脑中形成记忆痕迹,或者使大脑发生了变化,有助于存储记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