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的时候也能学习:但只在适当的条件下奏效( 三 )

“如果你向沉睡的人播放‘biktum’和‘bird’,他们的大脑可以在已知的‘bird’(鸟)概念和未知的新单词‘biktum’之间建立联系,”Marc Züst说,“这种睡眠中形成的记忆痕迹会持续到接下来的清醒阶段,并且能影响你对‘biktum’这个词的反应,即使你认为自己从未遇到过这个词。这是一种暗示性的、无意识的记忆形式——就像某种直觉。”

时机决定一切

睡觉的时候也能学习:但只在适当的条件下奏效

在睡眠中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沉睡的大脑听到单词。在慢波睡眠阶段,我们的大脑每隔半秒就会在“上升状态”和“下降状态”之间切换。在上升状态时,大脑高度活跃且互相连接,这是学习的最佳时机。

Marc Züst说:“我们观察了播放单词的时机与这些上升状态恰好匹配的频率,发现存在一个清晰的‘剂量-反应’曲线:匹配上升状态的频率越高,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换句话说,更经常在慢波睡眠期间的上升状态时听到单词的人,他们正确分类单词的概率就越高,而如果是在大脑活动不那么理想的状态下听到单词,那记忆的效果就会打上折扣。为了了解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研究人员在对部分参与者进行睡眠后记忆测试的同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扫描成像(fMRI)。当参与者对睡眠期间学到的新词进行分类时,fMRI结果显示,他们大脑中的海马区以及与语言有关的区域都被激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