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客人为何留下来(解码·乡村文化振兴)( 三 )

带动之下,周城村的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扎染靠的不是个人,而是家家户户的支撑。开工厂、办博物馆,都是想用好文化资源带动乡村发展。本地有很多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当地百姓也在徘徊,需要引导。”老段的想法挺朴素,“扎染吸引了游客,带来了资源,村民收入有了保障,幸福指数增加了,乡村自然而然就振兴了。”

“开发还应坚持以保护为主,让游客感受原生态的文化氛围”

老段正在做的,也是和善均未来想做的。他是纳西传统铜艺的省级传承人,如今在老家——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的自家宅院里带着徒弟,安心打铜制作茶壶、火锅、火盆等,每年能卖出100多万元。

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三部分。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大研古镇,相比之下,和善均所在的白沙古镇有些“默默无闻”。

“以前就有零星的游客过来,但当时没有开发的意识。”白沙镇党委副书记卢骏说。白沙镇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是纳西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纳西族人大多务农,一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元。不过,也正因为没有商业开发的高歌猛进,这里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纳西族文化、建筑和生活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