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价波动之下的全面进化( 十 )

3、组织架构变革:小米领导力进化

如果要我列出2018年的小米最关键的一件事 。 我不会提产品与业务 , 而是会提去年9月的组织架构变革 。 它将原4大业务部门重整为10个业务部 , 并设立了组织部与参谋部 。

起初我有一些误解 。 虽然有雷军说的发现人才的功用 , 并强化了互联网业务 , 我当时还是更多将它视为营销驱动的变革 。 因为高度扁平化的机制 , 常常创造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成效 , 有利于释放每个单元的活力 。 但这种架构容易造成组织臃肿、人员驳杂 , 各种成本上升 。

我们确实能在小米年报里看到成本上升的数据 。 不过今日来看 , 这次组织变革最大的功用 , 就是开启了小米挖掘内部生产力的征程 , 扁平化机制只是过渡 , 不是最终形态 。 这能说明 , 小米的组织管理走向自觉 , 它将扮演业务创新的利器 , 尤其是加速推动小米走出过度依赖手机业务的周期 。 小米电视以及整个AIOT版图 , 就在这一周期被全面激活了 。

随后三次架构升级 , 我们也已经看到 。 其中 , 第二次有明显的品类扩张与全球化覆盖动向;第三次则强化了技术创新的架构 。 而给我更深印象的 , 是3月7日的AIOT战略委员会的设立 。 它让我想起阿里的“五新战略委员会” 。 这个里面 , 有小米打开新一轮成长机遇的信号 。 除了新人担纲 , 我们还看到 , 未来5年 , 它将投入100亿元 , 加速All in AIoT 。 小米的形态 , 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