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出色且聰明、紮根於台灣的喜劇( 三 )

論喜愛程度 , 我還是更偏愛《狂徒》 , 因為它是對於國際級影片的一種挑戰 , 我們如何處理一個好萊塢、港片都極其擅長的類型 , 卻又在吸收了各家長處之後 , 找到了屬於台灣的答案 。 《誰先愛上他的》則是強化了台灣影視圈故有的強項 , 放下那些自以為是、矯揉造作的部分 , 很精緻的、很接地氣的小品 。


為了更好的論述這部作品 , 以下會談到一些劇情 , 我覺得這部作品的觀影樂趣完全不受雷不雷的影響 , 但如果您介意 , 還請迴避 。

單從結構來看 , 這部作品其實是一部有點扭曲的作品(這不是貶意詞 , 而是中性用詞) 。 以劇情面來看 , 其實整部作品的主角是「小三」劉三蓮 , 因為所有的劇情轉折點都與她有關 , 也幾乎都是以她的行動在推動 , 相較於「向前看」不斷採取當下行動的小三 , 小王與小宋(宋呈希)這兩個角色都是「向後看」的角色 , 活在回憶與心中的難題裡 , 不停的原地打轉 , 直到最後的救贖降臨 。 但這作品的角色認同 , 其實很大程度是落在小王身上 , 而且所有事件的焦點 , 也都繞著小王打轉 。 更妙的是 , 這個故事的旁白敘事觀點 , 偏偏是小宋 。 在一般的設計中 , 這三者通常是統一的(推動劇情者、觀眾認同者、敘事者) , 但在這作品中卻是各據一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