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离不开滴滴,滴滴却累了( 二 )

去年10月 , 滴滴内部传出暂缓IPO进程的风声 , 官方给出的回应是 , “目前公司上下都在全力以赴做安全 , 没有上市方面的考虑 。 ”

时至今日 , 滴滴对于上市话题继续缄默 。 其中 , 固然有决策层对于企业估值的考虑 , 更多的 , 还是当前的滴滴 , 需要去处理更加重要的事——形象重建 。

2018年 , 两起顺风车杀人案 , 不但暂停了滴滴的顺风车业务 , 也让它被卷入风暴核心 。 甚至 , 去年还有性质更加恶劣的出租车司机杀人案 , 也都难以激起同等量级的关注 。 来自中国最权威司法部门的数据统计 , 证明滴滴其实比传统出租车更安全 , 也遭到大面积的无视 。

当忍受低劣的出租车服务成为习惯之后 , 人们集体无意识地对滴滴等出行平台提出更高的期许 , 这是把双刃剑 , 没风浪的时候 , 你好我也好 , 风浪来时 , 则千夫所指 。 中国互联网的创业者们 , 从没有如此战战兢兢 。

反思滴滴 , 从成立以来就一路狂飙突进 , 但无疑也会积攒下种种隐疾 , 而且终究会有集中爆发的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