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离不开滴滴,滴滴却累了( 三 )

CEO程维公开对媒体说 , 相关事件说明滴滴“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警惕之心 , 丧失了安全红线和底线的意识 。 ”以歉意换取周转的时间和空间 , 其情不可谓不切 。

顺风车事件带来的影响 , 还远远不止某项业务关停这样直接摆在明面上的后果 , 无形的商誉损失和用户信任的下降 , 才是滴滴所付出的最为惨痛的代价 。

在急于重建品牌形象的内在驱动下 , 滴滴启动了长时间的安全大整治 , 截止到目前已经开展了整整200天 , 在这200天里 , 滴滴顺风车依旧停摆 。

不过从目前来看 , 滴滴的形象重建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 去年两起案件所带来的深远社会影响 , 短时间也不会通过安全整治活动而消解 。

顺风车命案的发生 , 让部分人和媒体对滴滴产生了一种类似刻板印象的偏见 , 但凡出现有关于运营车辆的恶性事件 , 很多人似乎都有意无意将其与滴滴出行联系起来 。

近日 , 广州一位女性乘客在凌晨乘车回家不幸遇害 , 被不少网友谣传为“女书记员打滴滴被奸杀” , 后经警方确认 , 受害人并未使用滴滴平台上的出行服务 , 犯罪嫌疑人也并非滴滴平台上的司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