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通胀,还是通缩?

来源:明晰笔谈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报告要点

近期猪价快速上涨引发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我们认为 “猪通胀”不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因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核心通胀,需要剔除食品的影响;但是跟“猪通胀”相比,今年更值得关注的是工业通缩,下半年PPI将下滑至负区间,名义GDP增速大概率也将继续下行。经济疲弱和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仍有利于利率下行,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3.0%~3.4%的判断,未来如果进一步宽松政策落地,10年国债仍可能突破3%,达到2.8%的水平。

“猪通胀”不是货币政策掣肘。3月份以来猪价猛涨,通胀“风又起”,市场担忧通胀快速上涨构成货币政策的制约。猪价推升CPI源于供给端而非需求端,货币政策作为内生和需求端政策对由于疫情引发的供给收缩导致的价格上涨无能为力;自2011年以来CPI与PPI的分化显示了通胀已经成为一个结构性问题,CPI与PPI绝对水平的分化甚至趋势的背离背景下,货币政策更应关注核心CPI和PPI。

翘尾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趋弱,PPI趋于下行。翘尾因素的影响值自4月到达高峰后逐月走弱;去年4月份之前PPI短期下滑使得基数走低,此后PPI增速回升对今年PPI的低基数效应将减弱。翘尾因素小幅回升叠加低基数效应,PPI同比可能会在二季度短时企稳,随着基数效应的减弱和翘尾因素的趋弱,此后PPI走势将呈现逐渐走低的运行态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