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遇恩师 支教育他人( 六 )

学生们说完嘻嘻哈哈笑成一团,在旁的王红艳脸上同样乐开了花。

对于这班学生而言,王红艳既像姐姐,又像妈妈,亲和力满满。

王红艳介绍,班里孩子有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也有单亲家庭的,从小缺少关爱,到了六年级这个关键阶段心理压力会更大,委屈找不到出口时就会滋生消极情绪。

对于这些学生,王红艳格外用心,她在班里放了一个小瓶子作为学生与她说“悄悄话”的渠道,很多孩子都往里面塞纸条,从中王红艳看到了这些腼腆孩子内心的另一面,“我看完那些纸条后会发现,其实不少孩子在家里过得不开心,但又不好意思公开跟老师倾诉”。

王红艳会利用放学和周末的时间,约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小山坡上走走,边走边闲聊,与学生推心置腹交谈,化解了不少学生的心结,“有时候他们会问我,老师你以前六年级的时候在干什么呀,对什么感兴趣呀,我就会跟他们分享我的童年经历,慢慢就知道了学生心里的一些真实感受”。

支教老师都居住在学校里,王红艳成了班里孩子们格外依赖的对象,他们隔三岔五就盼着去老师那里蹭饭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