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遇恩师 支教育他人( 八 )

姚琨笑称自己每个月都是驱车在市区和各个乡村学校之间不停奔波,但这样的工作让她乐在其中,“从事支教事业就是在你20岁的时候,做一件到你80岁时想起来还会笑的事情。”

在龟山小学校长蓝梓欣看来,支教老师为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4年前开始有支教老师来我们这里,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年轻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促进了我们学校本地老师的自我更新,而学生则是最大的受益者。”

王红艳认为,支教给她带来的提升是全方位的,尤其是抗压能力。通过支教,她对于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乡村教育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获得更多关注,尤其是人才,不能单靠支教老师,更重要的是能留住本校师资来为教育做奉献。”

在龟山小学支教的时光里,王红艳感觉这里就像自己的“娘家”,每天的工作都像在家里一样开心,而家里人对于她的选择也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如今的默默支持;为了不影响支教工作,王红艳只能与男朋友异地恋,等到支教期满后再考虑成家。

对于未来,王红艳说自己热爱目前所做的一切,等到“毕业”后,她也希望像前辈一样可以继续在其他岗位上投身公益。她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来支教的志愿者,而是把支教看成自己的正式工作,正逐步把公益这个念头扎根到自己的心里,“做公益不应该是刻意的,而是要让其成为常态,摆正心态,才能一直做下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