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像一根硬竹竿( 七 )

朱冬娟在家不停歇地做着活。她穿梭在山上成片的竹林里,挥着镰刀收割箬竹竿和箬叶。那是山上随处可见的植物,茂盛地长着,也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咯噔、咯噔”,箬竹的竿一段一段地从小铡刀口出来,成为手工艺品的原料。一斤有四五百段,可以卖1.3元钱。

身体好时,朱冬娟干活利落,拿着镰刀上山,“刷刷”砍七八十斤箬竹竿,捆到一起,一口气扛下山。然后坐在家门口,一天能铡二三十斤。自从患上心脏病后,右手的两根手指经常不听使唤,痛风也加剧了,能做的活比不上之前的一半。

这场诉讼判定的赔偿款让朱冬娟“心里很急”。“哪怕脚再痛,每天也要出去找活挣钱。”别人去山里砍更粗壮的竹子,她就在家里附近找。

后来,她又买了十几只鸡,把产下来的土鸡蛋卖到城里。

到了5月,满山的箬竹叶吸饱了水,枝叶宽厚舒展。她的第二套营生又开始了。拿着镰刀,冲竹子用力杵几下,惊走可能趴在上面的野蛇“竹叶青”,然后挥着镰刀收割竹叶。村里人习惯将这些叶子称为“野粽叶”,成捆地背下山后,洗净晒干,有隔壁县的人上来收购,用于包粽子,一斤能卖十几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