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96加班”成为互联网企业的主流选择?( 五 )

这种心态下,除非你是业内出了名的“养老院”,否则根本不可能按955的薪水招到人——没人信。

这就是前面说到的那家“不加班”的广告公司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没有人会相信你的“不加班”,而主动降薪。这么一来,公司用996的薪资成本,进行955的员工管理,经营得下去才怪呢。

既然定价机制上有先天缺陷,那就得回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什么企业的加班无法避免?

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加班

无法避免的加班,既是管理上的问题,也是经营上的问题,我总结了四个原因:

原因之一:沟通文化缺失,习惯先做后改

中国员工的过度加班,很多都是公司管理能力低下的体现,这一点我在《为什么中国员工的沟通能力不如印度员工?》一文中,讲到了“沟通文化”。

如果有客户找中国工程师做东西,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客户(有时是业务部门):“我们这次大概想要一个这样的东西,……(此处略于50字),目前想法还不成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工程师:OK,没问题。而内心独白却是这样的:你啥都不知道,我问个屁啊。我想就这么这么做,做出来再跟你们谈吧。结果可想而知,客户看傻眼了,WTF,这是我想要的吗?全部重来。工作清零,好在此时员工有一点点明白需求了。可时间也所剩无几,对方自然不会因为你搞了个炫酷而无用的东西就给你延长时间,结果必然是——加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