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金融家王永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重点( 七 )

其二,银行在存款减少的情况下又要扩大贷款,就势必加重其流动性紧张状况。此时理应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准”),但在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后,认为降准属于“大水漫灌式”货币政策,不符合结构性改革和去杠杆要求的看法被决策层接受,在2016年3月降准后,不再普遍降准,改为一定程度的“定向降准”,由此释放出来的资金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开始不断扩大对存款性机构的资金拆借,其规模从2014年末的2.5万亿元,快速扩大到2017年末的10.22万亿元,2018年末达到11.15万亿元。

这就造成央行在冻结十几万亿元法定准备金的同时,又拆放资金10万亿元以上,但二者存在很大的利差:法定准备金的年利率为1.62%,而央行各种拆放资金平均年化利率不低于3%(2017年之前更高)。这就实际性加大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在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的情况下,银行会将成本对外转移,从而抬高全社会的融资成本。

其三是这种转变使货币投放的环节大大增多。

一般而言,央行在拆放资金时,主要对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拆放,大型银行再向中型银行拆放,中型银行再向小型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拆放。这样,资金在没出金融体系之前,就可能转换几道,其成本势必已经提升。

推荐阅读